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当生活没有故事

当生活没有故事

文/田晋文

我想写下点什么,如同我想活出点什么,但却又不知能写下些什么,如同我不知道如何活着才是有意义的活着。

一直认为书写是一种自省和整理。日常生活我们往往关注衣食住行的尘世生活,无暇他顾,待到夜深人静的阅读与书写才是与自己的对话,那时世界坍塌时光里只剩下自己。生命仅止于思考,复归于抽象,自由驰骋,混乱古今中外。入得无人境,乃得自由行,我以为这就是生命最美的颜色。

但接触信息日广,读书日多,我又开始迷茫,在书中好像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哪怕是所谓《平凡的世界》我也看到的尽是传奇。当然我明白无巧不成书,只有传奇故事才值得被记录与书写,但想到自己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生活还是感觉不知何以自处,虚度年华之惑久久难散,因为我的生命几乎苍白得没有一点故事。当然最好的理由是告诉自己我的生命体验还不够长,我还有时间!

但时间如何才能让自己生长为故事?
精彩绝伦是否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前者也许几十年后我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后者从来都没有答案。所以我只能回头看尽量靠近答案,我看到在那历史长河中依旧依稀可辩的身影,都充满了迷一般的故事。梁启超先生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当年深以为同,但现在想来,平凡人的历史又该如何书写?又能如何书写?故事总不过要挑精彩的讲。开始相信历史只要还存在一日,终不免为权势阶层代言,不仅仅因为权势,更因为是他们创造了历史,无论好坏。

故事当然要有血、有泪、有起、有伏,读起来带劲,想起来过瘾,恍惚间仿佛如此才不枉此生。但另一种声音又在心底告诉我所有壮怀激烈的背后都藏着难言的悲苦。诚然“有得必有失”才是永恒的真理,当你一览众山小豪气无边时,自然高处不胜寒,失去了脚踏实地的安定。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就是这样的矛盾着,小到中午吃什么,大到人生道路的选择原来都不过如此。当然你不用担心无从抉择,如同你中午最后总会吃点什么,其实生活大抵如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但我们往往又只有一次机会,当已经选择了,我们只能告诉自己“我选对了”,其实这时候对错都早已不再重要,因为我们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心理支点继续快乐、幸福的生活。何况对错、好坏谁又知道呢?

如果将人生看做一种体验当然是故事精彩为上,如果将生命看做一种限期礼物当然是享受为上。想来其实生命的意义何在?有时候不过在于你信什么,因为生命本来虚无,我们总要赋予其一些意义,方能让生命变得厚重,收获一种脚踏实地的坚实。那种意义可以是财富、可以是权势、可以是公平,可以是自由,可以是正义,可以是仁义礼智,所以人生观很重要。当然所有这些执著追求最终都不免化为口口相传的故事,变为代代铭记的历史。

写到这里,我依旧不知道当生活没有故事我该如何?但我知道不管如何生活会继续走下去,如同经常不知道中午该吃什么但最后都还是会吃饭,而且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我还知道又该吃晚饭了,明天还要加班工作,有时间还是会读读别人的故事,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欢迎微信搜索“静读与争鸣”关注

星光不问记:晋文说得飘逸,透着仙风道骨,探究生活真相的方法就是多去提问,看看下面这篇来自褪墨的文章吧,或许能帮大家解开以前遇到的许多难题。

非此即彼,如何打破“选择僵局”?》

人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种“选择僵局”,——两个选择A和B,哪个都有可取之处,哪个又都有不可取的地方!我们往往在两个选择之间苦苦纠结,不知道究竟该如何选择。如何打破这种“选择僵局”?如何在两难的抉择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对于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学校多年的教育并没有教会我们独立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只是一味的告诉我们去寻找标准答案。好一些的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差一些的可能会去向父母、老师、朋友寻求答案。长年的考试压力使大多数人形成了关于问题的三种思维模式——1、所有的问题都是选择题或者判断题,不是A就是B,即使是问答题,也是有标准答案的,这就使很多人坚信人生中的问题也存在标准答案;2、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否则成绩作废,这也就意味着关于人生的许多问题都应该尽早的解决,并且尽量在“规定时间”内解决。3、见题答题,从不思考题目本身是否有问题,从而导致很多人在遇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时,也总是见题答题,试图找到正确答案。

以我自己为例,最近我读了许多书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其实隐含了两个思维模式——1、去看大量的书,看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希望能从别人的经验和思想里得到一个标准答案;2、希望尽快找到生命的意义,越快越好,最好是在这个月,否则我怎么选择工作呢?

事实上,这些全是既往的选择模式在作祟,今天,当我重新梳理自己关于这次选择的一些收获,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关于打破思维僵局的好办法——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你希望选择A还是B?(传统的僵局是:A和B完全不相融,比如:高薪和陪伴家人的时间;朝九晚五的生活和环游世界,等等)

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来打破这个思维僵局。

第一问:我为什么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个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究竟自己困在了更深层的哪些问题。

例一, 为什么要在高薪和陪伴家人之间做出选择?因为我既想有丰厚的收入,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为什么“既想有丰厚的收入,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因为高薪意味着我要用很多时间在工作上,这样就无法陪伴家人。

例二, 为什么我要去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因为我习惯了别人告诉我一个方向然后去努力,不习惯于没有目标就做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事情究竟困住在哪些信念上,比如: 高薪意味着很长的工作时间,与陪伴家人冲突,或者我需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第二问:为什么一定只有A和B?(为什么一定要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或者,为什么一定要……(30岁之前生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个问题用来帮助我们跳开A和B的选择,不被两个非此即彼的圈套套住,反思题目本身是否有问题,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拓宽选择的可能性。

例一, 为什么一定要在高薪和陪伴家人之间做出选择?为什么这两者一定不能兼顾?是谁说高薪一定要花很长的工作时间?什么是高薪?多高算高?一个月赚5万要工作28天,如果一个月赚2万却只用工作20天算不算高薪?为什么一定要去赚那么多钱?生活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

例二,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生命的意义?谁说生命必须有意义?为什么我必须知道自己的天命?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其实并不只有两个选择,在看似非此即彼的选项之外,还隐藏有很多可能性,而我们只是被这个题目本身所限制,忽略了题目外的广阔天地。

第三问:为什么必须现在做出选择?这个问题是给我这个年龄的人出的吗?我现在有足够的阅历和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一问是对于时间限制的提问,帮我们看清究竟这个问题需不需要如此急迫的回答和解决。事实上,很多人生的重要问题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找到解决的答案的,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时间带给我们解决的智慧;当然,有时候我们从中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紧迫性,明确在现阶段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从而促使自己做出决断。

例一、 为什么必须现在就要在高薪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为什么不可以等两年再做决定?因为现在孩子小,需要父母陪在身边与他一起度过生命最初的阶段。——确实需要做出决断

例二、 为什么现在就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因为我被狗血的成功学毒害了大脑,认为人只有在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之后才能心安理得的活着;因为我认为别人在年轻时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也想尽快找到生命的意义。——纯属扯淡

第四问:我这么选择真的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吗?

当我们即将要做出选择时,这是最后一问,也是最关键的一问。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容易的事情,因为自己的真实意愿自己肯定是清楚的,但为什么人们(比如我)却总是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往往被一些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信念所束缚。

例一、 我明明希望陪伴家人的时间多一些,却又觉得自己作为家庭重要经济支柱,应该拼命工作赚钱,结果弄得工作很痛苦,又无法和家人好好相处。

例二、 我明明不喜欢服装行业,却又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美好、有创意的工作,如果选择了服装行业,那么可能将要痛苦很久很久。

总结起来,打破选择僵局的关键就在于先打破自己思维的固定模式,拆掉自己在大脑中给自己树起的墙,当我们面对生活中一些难于解答的问题,最首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审视问题本身,看看是否被问题本身所局限。一旦我们跳开原有的信念,不再见题答题,而是见题审题拆题,往往会发现原来问题本身才是最大的问题。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