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老爸年轻时代的音乐梦

老爸年轻时代的音乐梦

文/蒋博芳

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二十一世纪,大多数人们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工作上,日常上,有时因为一点小事情,闹得自己不开心,但是,你曾否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一份叛逆,那一份坚持,又或者是那一份感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的老爸,他虽然四十多岁了,但回首过去,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事情。他青年乃至童年的事情,是老爸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每天吃晚饭的时间,听爸爸聊他小时候事已经成为我们家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每回都是静静地,认真地,听着他的往事。

每回都是望着挂在客厅中间的那把吉他,才开始他的故事,

七零后的他出生在内蒙古,他有个妹妹(我的姑姑),爷爷是老师,习惯性教育爸爸和姑姑,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长大之后做一个栋梁之材;奶奶是医生,她每天很辛苦,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一家子的起居饮食,姑姑比爸爸小将近10岁,所以爸爸总是让着她,一家子虽然不富裕,但在那个年代,生活过得还算不错,算是那个年代的小康之家,全家人都很幸福。

老爸还在孩提时代就对音乐情有独钟,在大院里一听到有邻居叔叔阿姨的歌声,老爸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过去,跟着附和,奶奶和邻居们总说:“这孩子真是和音乐有着天生的缘分呢!”

老爸的童年蛮丰富多彩,很快乐,没有奥数等课外班。下了学,很快就把作业写完了。他最爱和小伙伴们玩堆泥巴,弹玻璃球,放风筝,吹烟片啥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玩具什么的都自己手工做。爸爸和邻居街坊的小孩都玩得很愉快。当时小孩心眼儿也没有那么多,彼此之间很少有矛盾冲突,那时,“纯真之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

直到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出现后,改变了爸爸的兴趣爱好,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贪玩,而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为数不多的电视台。电视机是黑白的,信号也不好,经常需要有人举着天线才会出现清晰画面。街坊邻居还都没有这个“新鲜玩意儿”,所以每天都有人来串门到老爸家看电视,这一家子也算赶上了“潮流”。他现在还念叨着:“当年谁家里有这个新鲜玩意,老招人羡慕了,每个小孩负责举天线10分钟,轮流换。”

空余时间,他会一个人听着广播,有的时候听到播几首红歌,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每逢周日,老爸都开“个人演唱会”,每唱一首歌 ,都会让爷爷奶奶还有姑姑当听众,给他做出评价。每一次都是夸奖和赞美,小孩子嘛,难免爱听好话,老爸偷偷告诉我,那会儿他的心里都美滋滋的!

到了爸爸上初中的时候,他显然已经不再追随堆泥巴这种幼稚的事情了,开始对流行音乐,特别是刚刚传入大陆的港台音乐着迷了。那么,一开始,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对音乐着迷呢?他有一个发小,比老爸大几岁,家里条件不错,有一把吉他,经常在大院里弹唱。过了几个月,爸爸对此也着了迷,于是就缠着家长也要买,吉他很贵,爷爷奶奶是下了很大决心才买的。于是乎,这开启他的音乐梦想之旅,爸爸对吉他爱不释手,每天下学回家后,什么也不干,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吉他弹。每回奶奶开饭前,爸爸都要练上一小会,哪怕是1分钟,奶奶和爷爷对此事都不看好,认为那是对学习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毕竟爷爷是老师,再加上他天生性格很执着,坚决要让爸爸放弃音乐,我爸爸也不是混不讲理。一开始,两个人谁也不退让,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最后,爷俩达成共识:不影响学习就行!

爸爸是一个全才,我真不是替爸爸吹嘘,这是真的,在学生时代可算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除了英语,他每门功课都很棒,数学,物理,地理是他的强项,体育,音乐样样擅长。当然,也像大多数男孩一样,淘气,甚至给老师添乱。当初因为给同学起外号,老师很生气,作为班级干部,带头做这种事情,老师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于是请我奶奶到学校谈话,奶奶表态:“谢谢老师,老师,您说得对,打他吧,我不心疼。”把这件事放到现在想想,老师打学生,家长不记恨才怪呢?

高中那会儿,爸爸加入了学校合唱团,担任指挥,同时,学校组建乐队,全校唯一一把萨克斯借给了爸爸。音乐老师是个花白胡子的老头,是当地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看上去是个很有修养的人。对爸爸说,“孩子,坚持下去,我看好你。”自己的音乐天赋被认同,爸爸更起劲了,除了学习以外,业余时间就全身心扑在音乐上。

选文理科的时候,一大家子都犹豫发愁了,选理科吧,地理废了;选文科呢?物理化学就没用了。“选理科,理科好大学多!将来好找工作。”这事爷爷给决定了。

高三上学期,爸爸突然接到取消他合唱团指挥的资格和乐队成员的消息,当他得知是爷爷找老师说让他退团这件事的时候,他整个人都不好了。和爷爷闹翻了,还冷战了一段时间。一天夜里,爷爷走进爸爸的书房:“不是爸爸硬要和你对着干。我也是为了你好。先把学习弄好了,行吗?”“可是,我不耽误学习还不行吗?”“你马上就要迎接高考了,音乐能当饭吃吗?”爸爸渐渐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也就只好妥协了,爷俩和好了。那个年代,有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老爸的故事还有很多,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件事…….

那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上高三时,一个大雪纷飞的周日中午,又是因为弹琴太投入忘记吃饭的事情,爷爷和爸爸争执起来,不知道哪句话说”拧巴”了,爷爷第一次如此愤怒,于是拿起吉他的把手照着爸爸的头砸去,爸爸一闪,琴的箱体磕在了沙发的扶手上,琴颈和箱体连接处当时就被震裂了。爸爸的心微微一颤,像在滴血,强忍着泪水,试图抢回琴,可是爷爷不依不饶,举琴就打。爸爸只好往屋子外跑,爷爷在后面追,奶奶看见事态严重,随手拿了几件棉衣赶紧追了出去,这时一个被惊动了的邻居大伯也从家里跑出来试图劝架。于是,出现了一个悲壮而滑稽的场景画面——有四个人在雪地里追赶奔跑,最前面一个小伙子,穿着拖鞋,边跑边抹眼泪,第二个人,手里拿着吉他,边追赶边骂,第三个人手里拿着几件棉衣外套,边跑边喊着,“儿子快穿上衣服,别冻感冒了!”第四个人,边追赶,边喊,“老蒋,站住!有事坐下来说啊。”多年以后,奶奶仍在喋喋不休的批评爷爷是神经病,哪能那么打自己的亲儿子呢。

这件事情以后,爸爸就心里暗暗打算,不管考上什么大学,哪怕中专也行,只要远离家乡就好,不在父亲的眼皮子底下就行。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眼前经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穿着毛衣和拖鞋,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脸上挂着泪水,已经结成冰,眼神里充满着绝望和倔强,望着自己近在咫尺又十分遥远的家。

但是这件事促成了爸爸的另外一门“手艺”——修琴。再买琴是不可能的了,不弹琴更是不可能的,那么,咋办?爸爸从邻居木匠那里借来了做家具的水胶,自己熬制完了再小心翼翼的粘上,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居然把破琴又修好了,经过自己调试,又重新可以正常演奏了。不久,爸爸会修琴的事情在小伙伴中传开了。

爸爸又补充说,其实,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就是爷爷为什么那么动怒呢?干嘛非要砸琴打爸爸呢?原来,那个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刚刚兴起跳交谊舞,砸琴事件的前几天,奶奶的一位同事在交谊舞厅跳舞,发现伴奏乐队的成员里面竟然有我的老爸,在弹吉他,乐手中只有他一个高中生,其他成员都是大他几岁的男孩子,都留着长头发,那些男孩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奶奶知道此事后,告诉了爷爷,之前本来就有人添油加醋说吉他属于流氓琴,这下更不得了了,什么?舞厅?!长头发?!流氓琴?!爷爷怒不可遏,正想着周末好好教训一下爸爸呢。于是就发生了上述下雪的周末砸琴的故事。

多年过去,爸爸看着墙上的老吉他,摇着头笑笑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那个年代,男孩子留长发等于流氓,吉他就是流氓琴,多可笑啊!

爸爸一直梦想考音乐学院等艺术类院校,但是,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学习文化课是人生唯一的出路,爷爷的职业是老师,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走“学习之路”了,报志愿可是件人生大事情,亲戚邻居没有一个支持老爸的,爸爸虽然有些任性,但是是一个孝子,很听家长的话。最后,出于无奈,只好放弃了音乐梦想。也是,那个年代,考生考大学没有过多的选项,但也有好处,毕业分配是国家管的,毕业后都能找个工作,有的大学生毕业就分配在父母所在的单位。

爸爸回忆说,关于报考艺术院校,不是没有做过努力尝试,但是那个年代,(“那个年代”成了爸爸回忆的口头语)家乡又不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所以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周围的亲戚朋友也没有听说音乐学院如何报考,不知道从哪张报纸看到一个消息,说呼和浩特的一个音乐学校在招生,老爸看后很兴奋,和一个小伙伴利用周日的时间,乘火车偷偷去咨询了,学校说,欢迎啊,毕业后可以分到歌舞剧团啊,毕业文凭算是中专学历。老爸兴冲冲的回家跟家长说了,“什么?中专?你十年寒窗就是为了一个中专!不行,你又不是没有实力考上大学!不许你自己再出去瞎咨询了!老老实实复习,考理工农医!”爷爷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彻底让爸爸没有了选择的权利。

顺便说一句,那个年代,高考和高中中专,考试时间都是那几天,7月份的7,8,9三天,考生如果报考了大学,就不能报考中专,同样,报考了中专,就不能报考大专院校。

高考临近,英语无疑是爸爸的最大阻碍,幸运的是,高考英语试卷的最后一道英语大题是关于非洲一个偏僻地方的地理题,老爸高兴坏了,没有看题干就直接答完了题,而且全对,分数自然也不低。

后来,终于实现了爷爷奶奶的梦想,老爸考进了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由于有文艺特长,参加了学校的学生会等社团组织,在学校如鱼得水,叱咤风云,毕业以后也顺利的分配到了北京工作,可是他的愿望呢?终究,从事的工作不是爸爸最喜欢的。爸爸逐渐远离了最喜爱的音乐,他的音乐之梦就此破碎了……虽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但是,那时人们思想太闭塞,现在想想,那些音乐工作者,也是一个很令人刮目相看的好工作啊。

进入大学后,老爸也不再被拘束,天天被爷爷进行“思想教育”了,80年代某,齐秦红遍大江南北,这位来自台湾的创作型歌手又让爸爸拾起了当初对音乐的那一份坚持。大学宿舍里贴满了他的海报,打开窗户,坐在窗边,微风吹在自己的脸颊上,抱起心爱的吉他,哼唱起那几首青春记忆的歌,这便是老爸大学4年最令人难忘的事。

再后来,老爸娶妻生子,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家里的方方面面,每天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再一次彻底的与音乐绝缘了。随着我的成长,他也苍老了许多,直到我长大进入了中学,老爸认为我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自理能力强了许多,才又有了业余时间。

3年前,在电视上,老爸看到了《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老爸很兴奋,那些在舞台上演唱原创歌曲的人,与自己年轻的时候多么相像啊!一样热情,一样激情澎湃,于是老爸又重新点燃了青春之火,拿出来尘封多年的老吉他,同时,老爸过去的小伙伴和新老朋友都来找到他,商量组建乐队的事情,如今,老爸现在重新追逐音乐梦想,有着自己的乐队,担任吉他手,活跃在京城很多演出的舞台上,他说他很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老爸从小到大,唯一没有被时间的流逝而冲淡走的,是音乐梦想,它就像颗小种子,埋藏在心中,历经风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那份最初的愿望,30年后,还在!不历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也许,音乐在他心中只有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上中学了,爸爸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呢?我不加思索的顽皮地回答,有钱任性呗!爸爸摇摇头说,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幸福还有很多种情形,其中一种就是,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尝试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孩子你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你若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老爸一定支持你,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你年轻,即使摔倒了,爸爸可以搀扶你爬起来,重新来,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我现在理解了,在我幼小的时候,爸爸让我尝试学习不同的艺术,给我报名学二胡,长笛,电子琴,绘画等,爸爸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的带我到这个老师家学琴作画,到那个音乐学院考级,带我看各种各样的演出,每每我取得了一点小进步和小成绩的时候,爸爸总是漏出满意的笑容,那种舔犊之情总是洋溢在爸爸的笑容中。是啊,父爱如山,天下的父亲都是爱孩子的,爸爸是爱我的,爸爸的爸爸一定也是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法而已。

我有时觉得爸爸好可怜,曾经问过爸爸,您恨爷爷吗?爸爸摇摇头笑着说,不恨,那个年代,都是这样,要怪,就怪那个年代吧!

我有时无限感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经历了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仅仅一代人的功夫,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物质条件上,精神生活上,还是在思想意识形态上。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不仅仅衣食无忧,更重要都是,我有这样一个开明的爸爸,一个新时代的爸爸,在后面支持我,给我一双自由的翅膀,任我翱翔。

星光不问记:作者是北京市第171中学初二学生,他能这样把他父亲关于音乐的事迹如果详实地描写下来,故事感人肺腑,叙事行云流水,文章结构精巧饱满,思想格局也放得很大,文章真的非常精彩。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