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从农村走向城市

从农村走向城市

文/文昌

早上八九点的武汉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轻男士,拉着栏杆箱貌似高冷的年轻女士, 不时还有四五岁小孩,紧张的跟着年轻的父母,生怕走丢了。广播里不断的播报着检票的通知。新修的武汉站不算小,此时也因人满为患有些窘迫,只能一趟又一趟的将乘客送走。

候车大厅的乡音四起,人群整体看起来比较年轻,穿着打扮大多紧随现代城市发展节奏,话里行间再怎么努力的矫正,话音里都有着浓浓的湖北。小孩子在他们悉心栽培下,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乡音不改老大回,下一代都用普通话了,已经不能通过口音来表明自己的家乡了,他们思乡又该朝向哪个方向?

成批成批的年轻人被送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精干力量,只是户口问题难以解决,房价居高不下,再怎么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像是变相的非法移民。城市难以立足,农村没有发展的机会,祖国母亲似乎也无暇顾及,人不得不像传说中的火烈鸟一样,一生只能停歇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时候。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不得不亲子分离,背井离乡,这是时代的烙印。

曾经反问自己,出身贫穷闭塞的农村是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从小亲近自然,非常淳朴天真的生活下来,求学强行进入城市的轨道,输在了起跑线上就算了,至今还没有找到起跑线。经济缺乏之下,压抑着消费的欲望,对金钱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审美也成问题。挤在人群里,依然摆脱不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相比那帮家庭殷实的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里,我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

这终究是曾经的反思,随着阅历的增长,意识到这是个伪命题。可不可耻是个道德问题,自己挣钱自己花,钱多可以多花点,钱少凑合下也行,不偷不抢,偶尔还能释放出努力拼搏的正能量,有什么可耻的。如果非要与人攀比,以获得胜利的虚荣,那过得就有些小气了,攀比路上无止境,也不要那么作了。

不过也不能以出身农村为荣,简单的事实就不要做过多的价值判断。农村传统收入来自名下的几亩薄田,靠天吃饭,种小麦,油菜,水稻,棉花,再在家养头猪,养些鸡鸭以便年底招待用,仅仅依靠传统收入已经无法维持农村里体面的生活了。其它还能有什么收入来源呢?只能是我们这一代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了。在现实的驱动下,此时火车站里外出的人已经变得面孔模糊了。可能他们一边心系着老家,一边还匆匆的赶往城市。

留守在家的是那些已经不适应城市节奏的中老年人,在家种种地,再带带孙子,实在无聊会在麻将桌上搓两把,在农忙时忙上一阵子。大部分时间已经闲置起来,按照城市里一千种励志鸡汤的套路,他们有很多种渠道连接外部世界,不少人家牵了网线,找个有wifi的地方并不太难,即使有条件了他们也不用,智能手机玩不转,廉价的老年机盛行。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电视机,连上了电脑也就追追连续剧。电视麻痹着他们的神经,现实似乎也不需要他们思考什么,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度过有生之年,说不出哪不好,好像也坏不到哪去。

这十几年农村整体的变化不大,但多少还是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去年端午回家,也能看见农村的大妈们,开始照着录像带学跳广场舞。也能看到娱乐健身器材,稍微有点网络需求的都会连上网线,出于农村人的友好热情,密码基本也都相同,小轿车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空调也基本都有,吃饱喝足早已不是问题了。小孩子上幼儿园,也会专业的黄色校车接送,这么看来,农村生活也不算太坏。太多的时间不知如何打发,除了逗逗孩子,聊会闲天,打打麻将之外,也就没有什么追求了。只能说精神生活比较匮乏!

像我们这样在城市里求学工作的人,暂时还摆脱不了乡土气息,尽管处事的思维方式慢慢的在向城市靠近,算是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但是在一线城市立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很难找到那份归属感,交通堵塞,雾霾严重,住房问题难以解决,连找个对象都会受家庭条件限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像潮水般涌进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呢?

不管人的个体意识多么强大,融在群体里之后,整体的表象都会跟动物一样,天气冷了会像候鸟一样往南飞。干旱了会集体寻找有水源的地方。人也如此,北上广深,这些城市资源高度集中,有大量机会,就拿北京来说,你看985,211高校有多少,三级甲等医院有多少,就连学个EF英语,在北京就有25个校区,而别的城市零星几所,甚至都没有。在这样的城市里,你会获得见识,也能最大程度享受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或许这就是我们前赴后继要赶往大城市的原因吧!

但金山银山,睡觉只需三尺宽,城市再怎么先进,我们也不能依靠意淫成为弄潮儿,也就只能尽量保证自己不被浪花拍在沙滩上,然后通过努力顺势分得一杯羹,对于个人,也算是不小的成就了。

从农村走向了城市,未来在城市里再如何不堪,再怎么风光,还是不能忘记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至少我们值得守望的方向。

文昌 北京 微信号:changchang010

星光不问记:地方烙印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在心理,所以,从哪里来,就有了那儿的影子,不是要磨灭它,而是兼收并蓄,拓宽自己的包容度,提升自己的格局,把过去和现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西方有句谚语: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