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盛夏消暑三首诗词

盛夏消暑三首诗词

文/墨的素闲川

炎炎夏日,南国榕城温度一度烧至40度。午间出门,都不异于一场生死考验。酷热浪潮阵阵袭来之时,除了手中紧握黑胶雨伞,还不妨在心中回顾一番经典诗词,给心灵也抹上一层“防晒霜”。盛夏消暑,有三首诗词,将清凉的三重内涵娓娓道来——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有一个非常出名字的儿子,叫作李煜。父子二人同为南唐后主,均神采俊逸,才思飞扬,也同样是内心贪爱人间奢靡。这种特质,加速了南唐王朝的内耗。作为皇帝,最大的幸运是可以享用本国内最为精致美好的一切。而最大不幸,莫过于时代赋予的责任超过了本人的能力。李璟并非庸碌之君,在他的时代,南唐的疆域为史上最辽阔。可是回归到作为人的一面,他的渴望终究只是小富则安,与美好的事物一起度过锦绣华年。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这首词,代表着他的自我反省的思考。内忧外患,让他想起自己作为国君守疆卫国的责任;夜夜笙歌,让他忧思自己继承的南唐恐怕岌岌可危的未来。沉迷于奢靡之后,国君内心充满着挣扎与忧愁。这也许就是清凉的第一层涵义:沉静自省。人常常历事而不自知,作为而不回顾,认为自身是最正确的存在。比如,埋怨洞穴太深,而不言自己的手短。当一个人开始与自己独处,回头思索自己一路的过往,默默地自问,也就打开了心灵的“空调”,这是消除抱怨、心平气和的第一步。也许这种自省到了极致,能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一般洞彻了自己的内心(“照见五蕴皆空”),之后能心态平和地享受清凉平静。(“度一切苦厄。”)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

五代时期,蜀国君孟昶和他的贵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诃池上消夏。国主喜悦之余,为贵妃写下了一首赞美之词。时光流转四十余年,当年池水边陪伺的宫女因蜀国灭亡,避祸遁入空门。彼时苏轼七岁,机缘巧合,与她相遇,听她回忆起孟昶与花蕊夫人的故事,也倾听当时所作的词句。很可惜,年岁已高的尼姑,只能记得前两句了。“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听过之后,神思许久,深深铭记。时光又飞逝了四十年,苏轼步入中年,夏夜里独自散步。他忽然又想起了这两句令他念念不忘的词句,感触之余,补全了后面的句子。如今端详这些字句,依然可以感受到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与高洁,以及当时蜀国国主的喜悦与快乐。这也许就是清凉的第二层涵义:珍惜美好。每一寸时光都是最美好的时光,而身边相伴的正是最美好的人。当明月清辉洒落,静眸如水,携手相望,一同斜倚栏杆。夜色寂静安宁,风从水面贴着吹来,徐徐弥散了花香,吹乱了鬓发,吹到人心最深之境。才知: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自称“五言长城”。对于自己写五言诗的水准,他是有绝对的自信,甚至于自负的。作为一个唐朝公务员,他实在过于清高,发牢骚说什么“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既没有机会飞黄腾达,遂交了一群遁世修行的僧道朋友。而对于僧道朋友,他也极尽高标准严要求,得到机会,就敲打一番。比如对于准备隐居的灵澈上人的送别诗,他是这样写道:隐居就真正隐居,不要跑到容易被人找到的地方,否则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真心去,反而不伦不类。(“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读罢,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这首《寻南溪常道士》,描写了刘长卿独自上山,怀着偶然的兴致寻找道友,却不料空跑一趟。但是即使空跑一趟,没有给诗人懊恼之感,反而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优美与内心的禅意。这也许就是清凉的第三层涵义:清心守真。在人世中行走,也许总有一些想要完成的事,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之“征战不休”。但是在奔跑的过程中,不要忘了抬头看看温煦的阳光,岭上的白云,门前的青草,呼吸一口落雨之后的清新空气,偶尔把烦劳与追逐的心放下。欲望淡泊的那一刻,即使面对重重困扰,也能用不焦虑、不急躁的态度面对人生,这就温润君子的谦谦风度。慢慢踱着步,静静喝着粥,炎炎夏日如此,也能感受到一缕缕心静自然凉。


作者:墨

公众号:墨的素闲川

一天读一章中文经典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