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为什么不可以承认,也许你就是命不好呢?

为什么不可以承认,也许你就是命不好呢?

文/风墟

前阵子有一个读者向我提问,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长期被母亲打骂,直到16岁,在一次暴打中,她选择了离家出走。

这个心理阴影令她后来一直深受影响,在亲情、友情、爱情中都深受影响。

她一度让自己长期陷入的幻想中,用尽全力对身边的人好,却唯独虐待自己,恐惧与人接触交往,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开灯的看电视剧打发时间,唯恐想起那些不安恐惧的到来。

她问我,要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呢?

 

像这样的问题,应该很多人都有些许类似的经历,童年阴影,不受控制的自发性行为,内心没由来的恐惧等等。

收到这样的问题时,我想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安慰,宽解。如果是去做心理咨询的话,咨询师可能还会深入的探究这些阴影的成因,用陪伴、共情等技术给予支持。

我第一时间也是这样想的。

但马上又有一个想法涌上我的脑海:如果我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有用吗?

事实上关于童年阴影,原生家庭,内心恐惧的文章这世上有很多,比我写的好的也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文章能有什么作用呢?

我想大多数时候是无用的。

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无论是发在公众号、知乎、还是微博的文章,其作用已经仅仅止于1.搞笑放松,2.假装学到了知识,3.安抚焦虑 这三点而已。

而多数的心理学类的文章好像也的确只是被很多人用来安抚自己的焦虑,或是记住一两个名词就被抛之脑后了。

所以我想,这次不妨我写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如让我们首先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接下来说的话你很可能、也许是不会听的。

因为看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安抚你的焦虑而已,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有价值的改变。即便是给出了你有效的方法,你也根本不会去用。

所以现在你可以怀着很轻松的心情来看我接下来要扯什么淡,你要是觉得没意思,就随时点右上角关掉走人。

 

人们向别人求助时,往往并不是真心想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要么是渴望被看到,要么是想得到同情,要么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可以得到“不付出、不受苦”的问题解决之道。

而这三者,无论哪一个都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因为这世上不存在当事人自己不付出、不受苦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自己以前向别人请教的时候也是这样。

别人给了我好的建议和解决方法,我会提出这有困难、那儿我做不到,或者过不了几天就把建议抛在脑后,然后过一阵子再向别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或者继续自怨自艾。

当一个人愿意为自己背负上责任的时候,往往很多问题就不存在了。

因为世上的很多事本来就不是我们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他也就拥有了行动力、自制力、优化策略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本质上是解决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的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不幸的人会越来越不幸。

也许是,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需要的能力本来就不多,面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件,这些能力的运用是相通的,所以那些“幸运”的人能解决大多数的问题,而“不幸”的人却不能。

对于童年阴影也好,内心的恐惧也好,从我自己的经历、身边人的经历、很多来访的经历来看,一个人会不会持续受到他过去阴影的影响,本质上是取决于他自己。

有些人对于阴影和恐惧的态度是:我要主动的解决它。

于是,他们就会采取措施,有些人会主动去和父母和解,有些人会主动去和父母撕破脸皮,有些人会越害怕什么就越去多面对什么。

而有些人所采取的态度是:逃避,埋怨,幻想有一天阴影自己消失。

就像你是被一个暴君整天欺压的人民,只有你自己起来反抗,才有可能推翻暴君,重获自由。幻想着暴君能自行变得贤明,这本来就不现实。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知道答案的,就像开头那位读者所提的问题,答案很简单,而且我刚刚也已经说过了。

但是在你的头脑里好像这个答案又是模糊的,抓不住。有时候这个答案出来了,你又会下意识的将它忽略。

因为当你看到这个答案时,你下意识想到的是:这个方法我做不到。或者:这个方法太麻烦了/太复杂了/太痛苦了,我要找一个更“好”的方法。

——而这个“好”,往往意味着一个令你更“轻松”。

害怕什么就去多面对什么,见的多了,体验的多了也就习惯了,见怪不怪了,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恐惧了。

这就是一个人不再恐惧的最根本的道理,他接受了这个恐惧,习惯了这个恐惧,他知道这个恐惧其实没什么,都是他自己的想象把恐惧夸大了而已,然后恐惧就消失了。

什么“满灌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之类的,本质上也不过是令你逐渐适应和习惯了你的恐惧而已。

很多时候是我们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于是这个问题就的确变得难以解决。

为什么军队需要要求军人无条件的执行命令?

因为当我们无条件的执行命令时,我们想的只是怎样把任务完成,怎样达成目的;

但当你对这个问题想很多,把问题变得复杂化的时候,你对问题的恐惧、你的懒惰、你的担忧统统都会阻碍你的行动。

 

但是我在一开始就说了,我这篇文章对你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我说的道理你可能比我都懂,那你能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就去面对你的恐惧了吗?

你不能,因为你就是你。你就是这个知道很多道理,看了很多文章,但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你。

所以现在我想说一句可能会令很多人都感觉不舒服的话:也许,你的确就是注定了要过这样不幸的一生呢?

也许你就是命不好,有些人基因就注定了他们能够有很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注定了他们可以不受到童年阴影的影响。

而你的基因就是注定了你没办法很好的贯彻自己的意志,没办法令自己幸福起来呢?

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接受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设:我们要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应该拥有幸福的人生。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呢?

这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世界上的资源就是这么多,总要有人得到的比别人少一些;

人类的幸福感是来自于和别人的对比,总要有人作为令别人获得优越感和幸福感的垫脚石;

所以,也许你就是注定要作为“不幸” 的那部分人群之一呢?

你不要以为我现在还是在瞎扯淡,或者是故意说反话。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来自于你追求幸福、追求不痛苦所造成的呢?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应该是幸福的,但永远得不到幸福;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应该是不受童年恐惧影响的,但又摆脱不了;

所以,才产生了痛苦。

那如果你不再追求幸福了呢?如果你不试图摆脱恐惧了呢?

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如果一味的为了逃避痛苦而丧失了对生命的追求,这显然也并不是最好的做法,逃避痛苦也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比如你不追求幸福的人生了,也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你可能沦落到吃不上饭、被别人看不起、流落街头的地步,这当然也并不可取。

 

我在前面举的那么极端的例子,本质上只是为了令你意识到这一点:你要么完全的接受问题的存在,要么全力的去解决问题。

一边觉得不能忍受痛苦了,一边又不愿意承受付出的代价;

一边信奉着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一边又羡慕只有付出不开心才能得到的物质回报;

一边对自己的童年阴影深恶痛绝,一边又哭诉“我就是一个胆小的人啊”!

我就明确告诉你,你这样是不行的。

一个人如果活得很纯粹,他的价值观、他的逻辑体系能够自洽,那么他存在于这世上就不会有太多的痛苦。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纠结,他的价值观是混乱的,那么痛苦就会充斥于他的生活中。他的童年阴影会令他痛苦,人际关系会令他痛苦,工作会令他痛苦,恋爱会令他痛苦,甚至出去吃个饭、还会令他痛苦。

所以我建议,你不如完全接受一个事实:你可能就是命不好。或者,你就是一个天生的高级废柴。

为什么我不给你打鸡血,建议你全力去解决问题,提升你的行动力、坚持的能力之类的呢?

因为无数的经验向我表明:但凡是会在要解决问题还是接受问题之间摇摆不定的人,多数都很难具备解决问题的执行力、耐力、对痛苦的忍受能力。

那些具备行动力的人,看一些鸡汤文都能每天朝气蓬勃、热情满满的去努力,他们下意识的思考的是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而根本不会在要不要解决上犹豫不决。

所以,如果过去的经验向你证明了你就是很难解决问题,就是没有行动力,那不如承认自己是个废柴吧,别再幻想自己能变得有行动力起来,能够努力起来。

 

承认自己是个废柴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意义,而且有很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这是所有不具备行动力的人,能够不消耗意志力,不用努力付出,就能令他们过得相对而言最舒服的一种方式。

有个很知名的故事:

说一个人掉到了悬崖的一棵树上,此人下面是万丈深渊,左右一条毒蛇在吞蛇吐信,右一只巨鹰冲他而来,上有猛虎血口噬人,此时他发现旁边的一棵树枝上有一滴蜜。

于是这个彻底丧失了希望的人,这个四面八方全是死境的人,会在他临死前闭上眼睛,全心全意的去舔那一滴蜜。

事实上这个故事有个漏洞。

只有那些具有高超的行动力的人才会全心全意去舔那滴蜜,因为他们具备迅速接受现实的能力。

而像我们这样的废柴才不会去舔那滴蜜呢。

因为我们万念俱灰,会觉得舔了蜜又有个球意思?

或是觉得太可怕了!我受不了了!然后手一松自己主动选择摔下去。

或者是不停地幻想,此时有个英俊潇洒的神踩着七彩祥云来救我们。

而承认自己是个废柴,就相当于令我们在处于这样的情境中时,彻底的接受自己快要Game over 的这个事实,于是就可以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恐惧的去享受那滴蜜。

很多人以为这个故事是在讽刺人处于极端环境下的非理性行为,但在我看来,这个故事诠释的是人生幸福的本质。

那滴蜜的含义是:接受生活的全部事实,然后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享受生活。

承认自己也许就是注定不幸、承认自己是个天生的废柴,就是在接受生活的全部事实。就是在承认、我的确上有猛虎、下有深渊、左有毒蛇、右有巨鹰,我必死,所以我不浪费时间试图和猛虎(自己的意志力和行动力)搏斗,因为我根本不可能赢;

我也没必要幻想会有什么奇迹降临,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我无能为力那还想什么?

所以我就开开心心的享受这滴蜜喽。

当然现实中我们并没有人真的处于那样的绝境,但生活的处处却类似于那样的情景:

周围充满了不幸的、可怕的、你又无力改变的事物,这个时候你是选择不断地因为周围这些无法改变的事物每天担忧呢?还是坦然的、让自己快乐的去舔那滴蜜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天天对现实问题视而不见,只想着怎么追求一滴蜜蜡这样微小的快乐,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好吗?

我再多告诉你一件你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吧。

人对生活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逃避式的,一种是追求式的。

 

秉持逃避式生活方式的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怎样避免痛苦,怎样才能够不失去。像你我这样的废柴,就是秉持的这种生活态度。

这样的生活态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断地逃避痛苦不会令我们的痛苦越来越少,相反,只会令我们生活中的痛苦越来越多。

因为你关注的是什么,它就会在你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逃避了一个痛苦、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痛苦;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无数的问题在等着你。

但如果是追求式的生活态度呢?

你会发现生活中令你满意、令你快乐的东西越来越多。

你从最开始品尝的那一滴蜜,发现了十滴蜜,二十滴蜜,进而发现了一个大蜂巢,发现了一个加了四个蛋的煎饼果子,发现了一个有好多培根和鹌鹑蛋的麻辣香锅,发现了一个令你怦然心动的姑娘……

并不是多么神奇的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你想要什么就会吸引到什么,而是因为,你关注什么,就会更多的去追求什么。

加了四个蛋的煎饼果子,有好多培根的麻辣香锅,这些都是在你的不断追求之下才获得的。

承认自己是个废柴,承认自己就是命不好,意义就在于令你彻底的接受这些痛苦,你不再秉持着一种“逃避痛苦”的思维方式,而是令你去发生生活的所有不幸之中还有的那些幸运与快乐。

这个时候,你才会由主动尝试去品尝一滴蜜开始,进而去追求更多的快乐。

星光不问记:当风墟老师说出“也许你就是命不好”时,你是点头,还是思维跳跃到更宽的层面,这差不多就可以认定自己的思维模式。因为“命不好”是自己对自己最无奈的评价,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承认自己的短板,正视自己的无能,静下心来一点点积累自己的实力,踏实生一步。最坏的情况都已经接受了,那么之上的每一次努力收获都是对自己的奖赏。


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个人微信号接收付费咨询:lianjizhe1874

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