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不知道也没关系

不知道也没关系

文/lymon

昨天和朋友闲聊,说到写作的事情。当时我正在写《碟中谍6:全面瓦解》的观后感,从一开始的立意到最后的成文,想法多变,主题一换再换。如此的结果便是,短短一篇文章,花了不少时间,阅读起来却差强人意。

我为此感到难过,一种强烈的受挫感迎面袭来。我和她说,我感觉自己不会写东西了。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她问了我一个很唐突的问题:文章都是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的吗?

我说是啊,不然呢?

而后突然开始意识到,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

除了科普类、影评类等知识性较强的文章,我会查看资料将相关观点拿来为我所用,其余生活、职场、情感等话题,我总是依着自己的性子,想到什么便写什么。

如果是仅自己可看的日记,这完全不成问题(没有心理负担);一旦形成他人可读的文章,一方面觉得这是真实的自我,一方面却不可抑制地连自己也觉得敷衍起来。

譬如写完昨天的文章并发布后,我简直想要羞愧地躲藏起来。(狭隘的)真实已经不足以让我能够坦然地水下去,单薄、贫瘠才是我要面对并解决的当务之急。我为此着急,问题却在于:我不知道啊。

我有想要表达的观点,却可能囿于经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无法将其引申、拓展。

我就像那个守株待兔的猎人,灵光一闪或者状态来临的时候,可以顺利地将出现的文字记下来。等情绪不济,思维迟钝的时候,就没有可持续可复制的方法予以支撑。依靠所谓的“灵感”都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

她说,不知道是很正常的啊,我也不知道。当你知道不知道的时候,就应该想办法去向外寻求帮助。

当我依靠自己仅有的储备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挤的时候,码字变得痛苦而艰难;当我主动搜集材料,为自己的观点做准备的时候,写作的空间就开始往外拓展。

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得公平、透明。你不是孤立无援的一个人。只要你拥有自己的“关键词”,你与无数个观点相连。你遇到的问题,肯定有别人提前遇到;你的困惑、疑难、苦痛,一定有人已经经历并整理好了解决的办法。

你要做的是找到它。

《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古典在他的新书《跃迁》中提出一个观点:知识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你要知道知识在哪里,要成为走在时代前的明白人,得有两个改变,一是认知方式改变为调用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二是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提出问题比答案重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制订解决方案,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哈佛大学运行30多年的核心课程,持有一个基本观点: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本科教育的重心必须从具体知识的获取转化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你可以没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但必须在教授的指导下以评论和分析的方式研读过经典文学;你可以不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但你得懂得如何将历史作为一种探究和理解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你可以没上过“经济学原理”,却不能没修过一门探讨社会问题基本原理的课程。

你可以不知道很多知识,毕竟世界那么大,发展那么快。但你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想起以前数学老师最爱说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源自《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意思是说,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与相比知识更讲究可持续方法的观点不谋而合。

大脑的主要作用不是记忆,而是要用来观察、思考、创造和影响他人。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曾经的我更多地把文字当做一种“直抒胸臆”的工具,它真实、个性、私密。你不要求它有什么逻辑性,也不要求它能说明什么道理。

流水账相对于没有来说,自然是好的。但倘若能在此基础上加以反刍,思考能让“此在”拥有“瞻前顾后”的力量。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写东西,却也会被其所困,害怕那种写不出来的压抑,不要紧。写不出来也不要紧,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妨我们就从为何写不出来着手。提出问题,抽丝剥茧地将它化解。

放下“是什么”,去寻“为什么”和“怎么办”,可以帮助我们走出那个狭窄的胡同,通往更宽阔的天地。

星光不问记:对,只要你善于发问,没有你找不到的答案,如果找不到,那也是因为你没有问对问题,没有问题地方,没有问对人。创造性的提问会激发对方的灵感,让人觉得是一个好问题,很值得回答。

 

者:lymon,90后白羊座女生,不火爆但有点温柔。相信再平凡的生活,也值得用心记录。公众号:跳房子。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