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背后谈人何以论?以上帝视角学孔子

背后谈人何以论?以上帝视角学孔子

文/黄震

1

阿芳对公司最新提拔的邵总一直看不起,觉得他水平不行讲话都不利啰实在没资格做自己领导,猜想他大概是凭借关系上去的吧,这天会议结束回到自己部门办公室,对着自己下属说:“这口才很重要啊,你们出去谈业务的时候可别像邵某某(直呼姓名)一样说话都磕磕绊绊的……”不到半个小时,阿芳的话就飞到邵总的耳朵里去了,可想而知邵总对阿芳有多恨,总之后来阿芳为此吃尽了苦头,原本有望再一步的她不仅泯然众人而且连部门经理的位置也没有保住。

阿林从来不参与办公室闲聊,茶歇的时候大家闲聊难免对公司里的张三李四评头论足,可他从来不参与。即使不得不处在这样的场合中,他从来都是静静的听,不发表一句评论。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他靠谱的人,无形中对他敬重三分,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和他交流。阿林威信高业务也不错,很快就升任主管了。

职场小社会,社会大职场。在职场中阿芳这样的人处处可见,阿林这样的人也经常遇到。

《昔时贤文》有云:“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的确,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在背后议论别人,每个人也无法避免自己不被别人背后议论。谈论是非者,觉得自己不背负道德意义上的责任,也就放任自己。再加上所结交的圈子都与说是非者有着共同点的习惯,所以,很少加以反思和制止……

2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习惯背后讨论人,这背后是一套心理学机制运行的结果。

有心理学家做过试验证明:当我们缺乏自信时,尤其喜欢说别人坏话。聚在一起说别人坏话,大多会陶醉在短暂的、罪恶的快乐中。而这种快乐是暂时的,虚幻的,因为缺乏自信,所以需要通过贬损他人换取虚幻的优势感,这种优势感可以带来自信。也正因为如此,越是弱者和不自信的人,越喜欢搬弄是非,而强大的人往往忙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对流言蜚语不敏感。

当然,除了心理机制的运行之外,庸众还有一个普遍的误会:自己背后说的话别人听不见,也不会知道。因此谈起别人的缺点,放肆的吐槽,而对别人的好对别人的优点吝于表达只字不提。

孟子就认为背后说人缺点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孟子•离娄下》:“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孟子说:经常背后说人家的缺点,招来了后患怎么办?孟子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背后谈论别人一定会被别人知道的,必然遭到记恨和回击。

佛家说,这是口业。禅宗里面认为口业是会招致祸患的。有个师徒二人的对话故事:

徒:师父您说“守住口业成佛一半”。请问师父,我们平时评论别人,是不是也是口业很重的一种?

师:那当然了(那无论别人做得好坏,我们都不去评论别人,对吧?)除非你要去救他,你可以讲;你不想去救他,你评论,就叫负能量。如果你今天要去救他,当面去跟他讲,这个就叫正能量,就不叫犯口业。如果师父今天要救人了,我不讲人家行吗?你说犯口业吗?不犯口业;如果师父今天不在他边上,我骂他,我讲他,那就叫犯口业。

徒:比方说,我和其他佛友分析讨论别人的缺点,目的是学习、引以为戒,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这个算不算犯口业、背后讲人家不好呢?

师:不许讲。就叫造口业,还要找理由!在背后讲人家,论人是非就是“是非人”。还要找理由说“哎呀,避免我自己犯错误”,你不能自己回家想的?你去跟人家讲干吗?这种行为很下流的,不能做

徒:明白了,师父,对不起

3

既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在背后谈论他人,那么在这个事情上,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操作姿势?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给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给出了答案。

《论语.宪问第二十九》:“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跑到老师孔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孔子老先生不但没有迎合,甚至连听都不听就制止了他,义正词严地批评子贡说你丫是好鸟吗你足够优秀吗你没有缺点吗,看看自己那损色还好意思批评别人!你看看我,每天教书治学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像你这样嚼舌根子!

孔子对背后说别人坏话的行为非常反感,他认为应该尽量避免谈论别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我修炼和提升上来。

《论语.宪问第十四》: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有人找孔子交流,询问他对子产、子西和管仲三个人的看法,因为这个人不是像有自贡那样的动机就是方人,纯粹是没有主观动机的请教和探讨。面对这样的情况,孔子老先生的态度就比面对子贡友善多了,他说“子产这个人很不错,他是爱人之人啊……管仲这个人是仁人啊!他削夺了伯氏家的骈邑三百户,伯氏只能吃粗饭,却至死没有怨言。”谈到子西的时候很明显他对子西评价非常差,如果随性展开说没准能把他的毛病缺点历数半天,但孔子真是有涵养有水平,对于他非常不屑的沽名钓誉之徒子西,只是淡淡的说了句“那个人啊,那个人啊”。既保持了原则没有违心的表扬一个人渣,也没有对其展开批评和指责。

孔子自己是不主动谈论别人的,更不会背后说别人坏话,即使不得不谈论别人,他也尽量避免负面的评价,哪怕事实如此。

前百度总裁陆奇在这方面的做法和孔子极其相似。

媒体采访陆奇时,多次试图让他聊百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期待通过陆奇的吐槽获得猛料。比如问“回头来看,加入百度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陆奇回答“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讲百度”。记者追问“你可以谈微软,但是避免谈百度,为什么?”,陆奇回答“是职业道德,我不想为它带来任何Distraction(干扰)”。

不得不佩服。

4

唇齿启合间,可以吐莲花,也可以射毒箭。听很多背后不守口德恶意攻击别人最后招致灾祸的桥段,感觉是一个故事,但如果不对此有非常警醒的认识并且养成好的习惯,等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就是事故了。

培养上帝视角可以有效杜绝背后说人坏话的行为。何为上帝视角?就是你在和别人说话,话题谈论到第三人,当你准备开口的时候,假想第三人就在你身边,上帝降临一般听你们说话。这样你原本任性评判和吐槽的话就会收敛,会赞美会表扬,会很客观的谈论,即使对第三人有批评,也会对事不对人点到为止。为什么?因为这个人就在你面前啊。

拥有了切换上帝视角的习惯,自然的,背后对别人的赞美和感激的话就会源源不断传到别人的耳朵里面,因为是背后所说,因此更加可信,慢慢的,别人的善意也就源源不断的回馈过来。

人际关系的顺畅和谐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在职场中众人助力的自己,想不腾飞都难。

这是无比浅显的道理,每个人都知;也是世间隐晦的秘密,少有人懂。

星光不问记:卡耐基说,从来没有人去踢一只死狗,只有你自身的优势已然超越了他,竞争力的威胁同时对他的生存及发展都有了威胁性,那自然内心会产生不小的担忧情绪,尤其若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下,就更加成为他的拦路障碍与威胁。然而背后说坏话的行为,其实就是已经心生忌惮的忧心举动,想借此利用旁人的力量暂时打压你的锋芒。一般人的心量是狭窄的。聚焦到一件事上时,就看不清其他事。想一个人的好,就觉得他特别特别好;想一个人的不好,又觉得他特别特别不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因此,无论对人是毁是誉,听者都会得其偏而失其真。孔子深知其弊,所以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也是孔子不毁不誉的原因。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