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智力vs努力,谁才更值得信赖?

智力vs努力,谁才更值得信赖?

文/高乐可

前段时间看了星光不问老师发的一篇周墨白写的文章《那些年,那些人之张二二》,很打动我,尤其是作者的这段点睛之笔:

虽然我做一道英语阅读的时间,二二能做五道。虽然我在英语课上依然笨拙而二二依旧对答如流。虽然我的英语终究还是没赢过她,但是三年的努力,我和她的英语差距小了几十分。

虽然二二做一道文综题的时间,我能做五道。虽然二二在文综课上依然涨红了脸而我依旧笑谈风云。虽然她的文综终究还是没赢过我,但是三年的努力,她和我的文综差距也小了几十分。

这篇文勾起了我自己读书时的一段心路历程,有感而发,想肤浅地延伸聊聊关于智力 vs 努力的话题。

初中的某段时间,不知为何我着魔似的陷入了一种心态:希望自己是个聪明学生,在别人眼里也是。那会儿,这心态还挺强烈,可能是班上几个对学习云淡风轻却依然高分拿到手软的学霸刺激了我,产生了强烈的羡慕,向往成为这样的人;也可能这是青春路上某个时点忽然生发的一种本能疑惑和探索。

这种心态带来的表现是:要显得自己聪明,就应该和努力划清一丝界限,不能在别人看得到的地方露出一个苦学的自己——人类心理就是这么神奇,当时没人跟我讲过关于智力和努力孰轻孰重的斗争其实一直存在,我自动地本能地将智力和努力对立起来了。于是,在教室里,对聪明的渴望让我刻意停下奋笔疾书,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聊天和玩乐上面。我觉得,这可以让自己在别人面前看起来学得轻松从容、不费吹灰之力,被归为“聪明”之辈。

同时,这也给了我一条心理上的退路。当成绩不理想时,我可以拿“因为没努力”作挡箭牌,“聪明”就此被保护。本该认真对待的学业,在我当时的心理纷争中,成为了牺牲品。

虽然我这种心态和行为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放眼大千生活,其实在漫长的人生途中,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智力vs努力,谁才更值得信赖?这个困扰,本就来源于人心和实践,而以了解人类心理为使命的心理学,自然也对这个问题做了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

01. 实体论 vs 增长论

卡罗尔·德韦克(1946-),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学习动机领域的全球领先者之一,提出了实体论和增长论。前者的核心论点是:某一个能力或品质是天生的,有无已定,好坏已分,不会或者很难改变。后者是:某一个能力或品质是可塑的,可以不断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提升或改变,也叫做“成长心态”。

当两个论点落在智力和努力的讨论中时,结论就是:持有实体论的人,会将智力完全视为遗传的产物,就像一颗已经成熟的果子,很难再发生改变;持有增长论的人,认为智力可以在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中得到锻造,有改变和进步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会持有哪一种论点,和ta本身已有的智力水平无关。所以,这等于是一种价值观选择。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不同的选择呢?选择不同的观念后,在具体活动中会给人带来怎样不同的行为模式呢?也许这可以从孩子时期说起。

02. 一项实验

1998年,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震惊了学术界。

这项实验组织学生们完成三轮的问题解决任务。第一轮是很简单的智力拼图,大家都做得很好。他们被告知各自的分数并分成三组,得到三个不同的反馈。第一组收到的反馈是智力表扬“你一定很聪明”;第二组收到的是努力表扬“你一定很努力”;第三组没有反馈,作为参照。

反馈完成后,学生们被询问:接下来希望选择和第一轮类似难度的任务,还是难度有所增加但可以学到新东西的任务?结果,受到智力表扬的学生中有2/3选择了难度不变的任务,而受到努力表扬的学生里有超过90%的人选择了另一个挑战性任务。

接着开始第二轮答题。这一次题目较难,所有孩子的表现都变差了。完成后,他们又被问了一系列问题:1,喜不喜欢做这些题?2,愿不愿意带一些题回家做?3,觉得自己这次为什么没做好?统计结果如下:1,智力表扬组的孩子最不喜欢这些难题。2,智力表扬组的孩子最不愿意带这些题回家。3,智力表扬组的孩子认为这次表现差是因为自己笨。4,努力表扬组的孩子回答全部相反。

最后第三轮,是给孩子们和第一轮同样容易的题目。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智力表扬组的孩子表现退步了,但努力表扬组的孩子完成得比第一轮还好。究其原因,退步是因为在上一轮里,失败令表扬组改变了自我看法,而努力组虽然也失败,但他们愿意更加努力,越挫越勇。

对于以上实验结果,如果从本质出发去总结,我们会看到:1,被夸赞聪明的孩子,也是遭到失败时往往会怪责自己没能力的人。即,当成功被归因于聪明的时候,失败也会被归咎于愚笨。成败,是他们用来自我评价的绝对标尺。2,被夸赞聪明的孩子,为了不让以前建立的荣誉墙面临被破坏的危险,会尽可能避免新挑战,仅仅愿意在已获得的成功经验和相似难度的任务里打转。3,被夸赞聪明的孩子,有着更加脆弱的心理,更不愿意相信努力的力量,也更不愿意去探索。聪明成了一个不会变化的、需要被维护的东西。

显然,当一个孩子在“你好聪明”的智力表扬中长大,会更容易形成“实体论”的观念。当“增长论”的持有者认为自己以及每个人,都是一株有希望长成大树的小苗时,怀有“实体论”观点的人更容易框在自己建造的笼子里。

这些成果,孕育出了如今我们有所耳闻的新型教育理念。它建议: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比如搭好积木时,大人最好用“描述性”的夸奖方式代替智力表扬——不要直接说孩子“你好聪明”,而是问他“做得很棒,可以分享下刚刚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03. 努力 = 啥都可以做成?

努力,给我们源源不断向上的力量,但努力,意味着一切皆可达成吗?

回望我的孩提时代,常听到的一句道理是:只要努力,就能达成目标。碰巧的是,读书算是世上最公平的一项活动了,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应验了这句话。于是,它在我心目中成为了百分百的真理。

长大成人,经历和见闻多了,自己也被社会毒打了,这句“古语”显现出越来越可疑的一面。直至后来看到罗翔说的话,醍醐灌顶:如果相信努力必有回报,就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当你成功时,你会认为完全是拜自己努力所赐,看不到别的复杂因素,别人的失败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努力;当你失败时,你又会怨天尤人。

和罗翔这段话不约而同达成共识的,便是现今心理学关于努力所提倡的观点:努力的真正含义,是相信努力会带来改变和成长的力量,旨在传达一个人身上的各种积极品质都可以发展的理念,引导出更加坚韧的行为,而非走向极端的“努力决定论”。

我想,我现在之所以蛮讨厌“成功学”那套,就是源于它所传递出的一股“努力决定论”味道——把复杂多元的环境隐去,只要努力,就能做成你想做的任何事。努力被包装和夸大,成为达成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才是需要警惕的真正的“打鸡血”。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大概是小学时,火遍万千家庭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我爸妈也买了一本。书中,作者记述了从女儿婴儿时期就开始实施的教育。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唯一不忘的是各种严格安排和训练,令人发指。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为了训练女儿的毅力,妈妈让她手握冰块,看能坚持多久。

当年看了这段之后,我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也从冰箱里拿出冰块,让我挑战一下。我自是乖乖依从,啥也不懂。现在想来,它是如此怪异可怕——竟然想让一个人通过承受生理痛苦,来达到提升毅力的目的。在那本书红火之时,数不清的家长纷纷效仿,把一个个本具独特性的孩子当做另一个刘亦婷去教。在这幅画面中,本该逗猫玩虫的童年被摧毁,怎不叫人悲伤?

好在,一位又一位心理学学者的探索所带来的对人心的新视野新发现,冲击着这类违背个人成长规律和潜能的野蛮口号。

行文至此,我再次深感选择什么样的观念,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用什么样的水去浇灌孩子内心的幼苗,是一项并不容易却有着深远意义的思考和实践。其实,岂止是孩子呢,就算已经长成了大人,也依然可以从中反观自我。

智力 vs 努力,谁更值得信赖?毫无疑问,相信努力可以带来改变和进步的力量,并愿意以自己的节奏去努力,比相信自己聪明重要得多。说白点,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去,但努力的精神之光却能够贯穿一生。

星光不问记:有人专门调查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智商水平和普通人也相差不多,基本就是120-140左右。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也和普通人差别不太大。可见智商高低并不是,决定于一个人,是否最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成功当然需要智力保证,一般120左右的智商也就够了。人群中有40%~50%的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接下来呢,就是比拼个人的自制力自控力,努力程度的阶段了。智商最高的一些人往往以不成功的居多,这可能又应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最聪明的大脑,往往在努力和持久性上是不足的,他们爱耍小聪明,爱自以为是,眼高手低,难以持久的在一个领域深挖。有一句名言说的好:以我们目前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和高手比拼智商的地步!当然,努力不能是盲目的,是要相信通过努力会带来的改变和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坚韧,更踏实。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