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为东坡居士打call(二)——是谁点亮了那束火光?

为东坡居士打call(二)——是谁点亮了那束火光?

文/郭敏敏

一千年前皇帝的吃穿水准,放到现代社会相比可能不过如此,但一千年前苏轼的才情,放到今天,他依然会是一位极其出众的天才。到底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呢?

如果用现代社会的观点来追溯原生家庭对苏轼的影响,我以为有三个人最值得讨论——首先是苏轼的祖父。老先生颇有几分侠义与趣味,也将他的酒趣隔代遗传给了祖孙。老人不识字,但人品不凡。那时苏家住在乡间,广有田地,他祖父常不像别家那样储存随时可以食用的大米,却以米换谷,并在自家的谷仓中存了三四万石之多。随后荒年歉收的时候,他祖父开仓散粮,这时旁人才明白,是因为稻谷比稻米可贮藏更长的时间。老人家时常携酒一樽,与亲友在青草地上席地而坐,饮酒谈笑,兴奋时高歌一曲,隐隐勾勒出其祖孙苏轼后来“把酒问青天”式的逍遥轮廓。

第二位,就是父亲苏洵。苏洵对豪门的挑战与当众对豪门的谴责,略微显示出他嫉恶如仇般激烈的性格,儿子东坡在暮年时也表现出了这种特性,自称生性急躁,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从苏轼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震动,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即使经历宦海沉浮、位高权重之时也数次向皇帝请求离京,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厌倦驱赶那些苍蝇臭虫了。

第三位,是我认为对苏轼日后的品格塑造非常重要的一位,就是他的母亲。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当年苏轼苏辙两兄弟还是孩童的时候,他父亲进京赶考,母亲在家教他们读《后汉书》,讲到后汉时期朝廷政权落入阉党之手,有一位叫范滂的的青年官员勇敢无畏,视死如归与其母诀别,母言“死亦何恨”的故事时,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么?”这件事情后来在《宋史》和苏辙为母亲写的碑文里都有记载。

客观的说,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当然不仅仅是受到原生家庭的辐射,但他内心最深处那簇小小的火光,我愿意相信是在年幼时被至亲所点燃,尔后终生未灭,锻造了苏轼超旷的乐天派性格,照亮了他的一生,也给无数后来的中国人一丝慰藉和鼓励。

苍穹之下星月交相辉映,鲜花都开在泥土之中,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就在言传身教中流淌。回过头看,很多善或恶的种子,都在某个人生片段中不经意间生根发芽,逐渐有了后来的枝繁叶茂、荆棘丛生,那是一股人人都不可小觑的力量。

5月13日于烟台家中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