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知识馆 星光不问 为东坡居士打call(四)——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为东坡居士打call(四)——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文/郭敏敏

作为东坡居士系列的尾篇,思前想后,大概没有比重温几篇先生的经典好文更为合适的了。后来的人们用各种方式向苏轼致敬,歌唱,也是一种缅怀。在我听过的作品中,私以为王菲和李健的传唱最接近我心底里苏轼的模样——既浑然天成,又朴素细腻。

和大家分享最打动我的五个小片段。

(一)《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无缘故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如果你也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喜爱这天地间灵动的日月与芬芳的泥土,我相信,你也一定会为这“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拍手叫绝。东坡居士总是以真诚勇敢态度相向,愿意把一切付诸天命,将此身赋予造物者。这份内心的安宁是一览无余的,甚至有些宗教的味道。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真的能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那样,会不会痛快许多。

(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听过黄绮珊老师的《定风波》,不知怎的,总感觉她唱的,和我内心想象苏轼写定风波时的心境相距很远。先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潇洒确实帅出了高度。

谁人一任平生,可以不拖不欠?

(三)《临江仙》——何必忘却营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成年人总害怕展现自己的脆弱,但无懈可击并不一定是最佳表现。他们说“祝你幸福”,而有时,幸福就是这世上总有一个出口可以安放你的脆弱、孤独与无助,心有安处,当下的理解与分享,便是幸福。

(四)《记承天寺夜游》——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极短的小品,却记录了瞬间的快乐。那天读完,脑海中飘来的是《岁月》里的歌词:感动不一定落泪,感情还一样率真。这时的苏轼褪去了笔锋的尖锐,紧张与愤怒全然消失,既而出现的,则是一种亲切宽和的诙谐。哈,自嘲者心宽,自嘲者多福。

(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何似在人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密州时期的苏东坡,渡过了一段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却写出了最好的诗词——水调歌头是历来公认最好的中秋词,顺时知命,洒脱而不执着。

铁凝说:如果时光是无法挽留的,那么文学恰是为了创造时光而生。古往今来,那些好的文学不是历史的骨头,而是历史丰盈的血肉。

因为这些气血盈盈的文字,我们才得以窥见苏轼的生活和劳作、爱和忧伤、思想和思想的表情,我们才有可能在千百年之后依然有能力和他心意相通,也曾听见他真实的心跳。

2019.6.10记于烟台家中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zbok@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